星空体育app在线登录入口和產品
113 文章
總閱讀

聯係企業(ye)

一路向“新”的螺杆“領路人”——追記中國螺杆之都奠基人、“金塘螺杆之父”何世鈞

來源: 浙江金緯管道設備製造有限公司 2024-05-14 09:15

星空体育app在线登录入口:說起金塘螺杆,不得不提何世鈞。這位勤懇創業(ye) 、不斷創新的企業(ye) 家,被譽為(wei) “金塘螺杆之父”。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將滿腔熱血傾(qing) 注於(yu) 小小螺杆,解決(jue) 了塑料機械關(guan) 鍵零部件的加工難題,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不僅(jin) 創立了中國第一家專(zhuan) 業(ye) 螺杆生產(chan) 企業(ye) 、培育了多名優(you) 秀企業(ye) 家和技術骨幹,更做成了一個(ge) 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帶富了一方百姓,將金塘發展成為(wei) 中國螺杆之都、世界螺杆加工製造中心。

DM_20240514091206_001.JPEG

春野浮綠,送別卻不期而至。5月10日,87歲的何世鈞因病醫治無效駕鶴西去。

斯人已去,風骨長存。今天,我們(men) 走近何世鈞,一起追憶這位創新、堅韌、拚搏的傳(chuan) 奇企業(ye) 家。

“有一雙‘愛國敬業(ye) 工匠手’,走的是‘創新創業(ye) 革新路’”

敢想敢幹 孜孜不倦追求科技創新

社會(hui) 各界給予了何世鈞許多榮譽稱號:中國螺杆之都奠基人、中國塑料機械行業(ye) 功勳人物、國內(nei) 潮流發電第一人……

但他卻這樣形容自己:“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ge) 普通的民間工匠,是一名機械技工,有一雙‘愛國敬業(ye) 工匠手’,一生走的是‘創新創業(ye) 革新路’。”

他曾說過:“我喜歡做有探索性的事。”的確,翻開他的傳(chuan) 奇人生,滿是肯鑽研、敢創新的生動篇章。

早在少年時,何世鈞就已展現出非凡的才華和創造力。

1958年在舟山中學讀高三期間,他熱衷於(yu) 研究航空發動機,並寫(xie) 了一篇“關(guan) 於(yu) 改飛機渦輪發動機為(wei) 渦扇”的論文,寄給了當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動力係主任,受到了高度讚揚。

在高中學習(xi) 的基礎上,何世鈞又在浙江大學機械製造專(zhuan) 業(ye) ,通過函授自學了24門大學課程,並在老師們(men) 的支持下,研發了風力發電機。他自己設計圖紙、做零部件、裝配、調試,最後成功製造了功率7千瓦的舟山第一台風力發電機,並在當時的定海鎮鼇山頂成功發電。

DM_20240514091206_002.JPEG

這也是何世鈞在工程技術領域的初次大膽嚐試。

1961年—1962年,中國陷入缺油困境,電廠因發不了電被關(guan) 停。何世鈞踏訪舟山多個(ge) 島嶼後發現,海洋潮流每秒的流速在3米以上。按這個(ge) 速度估算,在舟山具有開發潮流電可能的港道有幾十條,可供開發利用的功率有240多萬(wan) 千瓦。他敏銳地感知到,發明潮流發電的大好時機來了。

就“開發舟山潮流發電解決(jue) 用電”為(wei) 題,何世鈞專(zhuan) 門寫(xie) 了一篇報告,受到了當時舟山地區科委的重視。有領導提出,是否能先做個(ge) “小型原理性模型”試驗,證明其原理可行再論證具體(ti) 開發的問題。

說幹就幹。何世鈞帶領團隊選擇在西堠門水道開展試驗。他們(men) 租來一艘渡輪,將2台水輪機固定在船側(ce) ,再將其下放入海。此後的近3個(ge) 月時間裏,何世鈞團隊一次次調試、檢測,攻堅一項項難題。

“‘船老大好當,西堠門難過’。那一帶水流湍急,還有強烈的漩渦,做試驗並不輕鬆。”時隔40多年,何世鈞的徒弟徐和能仍清楚地記得當時的一次險情。

那一天,風浪較大。連接碼頭和渡輪的鐵鏈與(yu) 岩石多次摩擦,發生了斷裂。整艘渡輪一下子失去了平衡,隨海浪劇烈搖晃。“那時候距離我們(men) 不遠處有一個(ge) 巨大的漩渦,多虧(kui) 一個(ge) 浪打來,船變了方向,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下了岸後,徐和能才發現,自己身上的衣服早已被冷汗浸濕。

經曆一道道難關(guan) ,破解一項項難題。1978年3月17日,全國第一次科學大會(hui) 召開的前一天,何世鈞迎來了人生的重要一刻:隨著水輪機開始運轉,發電機隆隆作響,懸掛在渡輪上幾十隻100瓦功率的電燈隨即亮起,船上和岸上頓時響起歡呼聲。潮流發電成功了!

“試驗成功時候,當地老百姓放起了鞭炮,紛紛走出家門到港口觀看。”那一幕,也深深刻在了何世鈞次子何海潮的腦海中。“我看著父親(qin) 帶領一幫年輕人,廢寢忘食地搞科研,也在心裏暗暗下定決(jue) 心,長大後一定要成為(wei) 像他那樣的人。”

3年後,國內(nei) 專(zhuan) 家團到舟山現場觀看潮流發電。著名水力機械專(zhuan) 家、華中理工大學程教授指出:“用潮流發出電,目前還未見世界各國有報道,何世鈞肯定是我國用潮流發出電來的第一人。”

DM_20240514091206_003.PNG

何世鈞從(cong) 試驗中得到大量數據,先後撰寫(xie) 了《潮流發電》等多篇論文,分別在省級、國家級專(zhuan) 業(ye) 雜誌上發表。在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人士看來,何世鈞探路的成果,是我國潮流能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石,不僅(jin) 驗證了潮流能作為(wei) 清潔、可再生新能源的巨大潛力,更為(wei) 我國乃至世界範圍內(nei) 的海洋能源利用開啟了新的篇章。

“一根螺杆竟然賣到如此天價(jia) ,太欺負中國人了”

自強不息 成功研製舟山第一批螺杆

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成為(wei) 工業(ye) 門類齊全的製造大國。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一代代工匠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對民族發展的高度責任感。

燦若星河的中國工匠群像裏,也有何世鈞的身影。

1985年,適逢國企改革浪潮,何世鈞緊跟時代步伐,敏銳地捕捉到了中國塑料行業(ye) 的巨大潛力,毅然辭職創業(ye) 辦廠。

有一次,國家科委在山東(dong) 煙台召開全國海洋能源開發利用研討會(hui) ,何世鈞應邀前往。不想在路上偶遇了去青島參加國際塑料機械展銷會(hui) 的上海熊貓電纜廠工程師。彼此相談甚歡,他便一同去了展會(hui) 。

正是這次參會(hui) ,改變了何世鈞的一生。

彼時我國塑料行業(ye) 飛速發展,卻遭遇西方發達國家對成套塑機設備和核心部件各種塑機螺杆實行技術壟斷。一套生產(chan) 化纖的Vc403螺杆要賣到3萬(wan) 美金,直徑45毫米的BM型螺杆也要賣到1萬(wan) 元美金。

“一根螺杆竟然賣到如此天價(jia) ,真是太欺負中國人了。即使用銀子做材料,也不用這麽(me) 貴。要是我來做用不了幾千元。”何世鈞在展會(hui) 現場憤慨道。

聞言,上海熊貓電纜廠的張工程師問:“你真的能做?”何世鈞自信滿滿地回答:“能!”張工程師和彭工隨即表示支持何世鈞試製螺杆,由他們(men) 出圖紙。

這是一場拚上國人誌氣的試驗。何世鈞全力以赴。

DM_20240514091206_004.PNG

在妻子殷芝娥支持下,他向親(qin) 朋好友借了8000元作為(wei) 啟動資金,開始動手試製。

經過近半個(ge) 月的晝夜奮戰,何世鈞在現有車床上完成了“專(zhuan) 用螺杆銑床”的設計開發和改造,隨後又用了34天時間,試製出了10根BM型螺杆。

螺杆是造出來了,但性能到底行不行?帶著第一批的10根螺杆,何世鈞從(cong) 瀝港踏上了交貨之路。次日一早抵達上海十六鋪碼頭後,他分5次將螺杆運到了上海熊貓電纜廠。

“說好3個(ge) 月交貨,還不到2個(ge) 月就做好啦。”見到何世鈞,張工程師和彭工滿臉驚喜。打開包裝箱,鋥亮的螺杆讓工程師們(men) 連連叫好。

送生產(chan) 部質檢測量後,何世鈞試製的10根螺杆尺寸均符合圖樣要求,且產(chan) 品理化性能也與(yu) 進口螺杆一致。聽到這個(ge) 消息,大家相互擁抱,歡呼慶賀。

第二天早晨,何世鈞回到了家。妻子看著雙手空空的他安慰說:螺杆丟(diu) 到黃浦江了? 沒關(guan) 係,我們(men) 可以擺攤去修自行車、縫衣機,也能過日子嘛!”

何世鈞笑著告訴妻子:“螺杆,他們(men) 全收下了。每根賣了3000元。”

此後,何世鈞用掙來的第一桶金,繼續增添設備和人員,投身螺杆製造,還向國家商標局注冊(ce) 了“金海螺”商標。

在當時舟山地區行署領導的支持下,何世鈞成立了舟山市東(dong) 海製塑螺杆廠,性質為(wei) 東(dong) 海學校的校辦企業(ye) 。這也是我國第一家專(zhuan) 業(ye) 生產(chan) 螺杆料筒廠家。自此,中國螺杆專(zhuan) 業(ye) 製造的時代大幕緩緩揭開。

DM_20240514091206_005.JPEG

東(dong) 海製塑螺杆廠生產(chan) 的螺杆質量好、價(jia) 格低,訂單絡繹不絕。隻有西方國家和大型國企軍(jun) 工企業(ye) 才能生產(chan) 螺杆、料筒的局麵被徹底打破。

到上世紀80年代末,何世鈞在舟山、上海、廣州三地擁有近10家企業(ye) 。2020年,這些企業(ye) 總產(chan) 值達60億(yi) 元,利稅超過5億(yi) 元,成為(wei) “塑料擠出”和“化纖機械”生產(chan) 領域的“領頭羊”。

創辦工廠以後,何世鈞也培養(yang) 了不少徒弟。他笑稱自家工廠成了螺杆行業(ye) 的“黃埔軍(jun) 校”。“我鼓勵他們(men) 用技術開創事業(ye) 。我的每個(ge) 徒弟出來都能獨頂一片天。”何世鈞說,當時金塘以家庭作坊的形式每家每人生產(chan) 單道工序,最後由較大規模企業(ye) 把關(guan) 銷售,再給每道工序的勞動者分發報酬。

這種方式成為(wei) 當時金塘螺杆機筒主要的生產(chan) 方式,也使金塘人民一同走向了創業(ye) 致富之路。

何世鈞曾說:“有人問我,自己好不容易研究出來的東(dong) 西為(wei) 什麽(me) 要把技術告訴別人?我覺得技術是個(ge) 有用的東(dong) 西,帶領大家一起致富很有意義(yi) 。”

時光荏苒,經過近40年的發展,金塘已成為(wei) 全國最大的塑機螺杆生產(chan) 和出口基地,現有塑機螺杆企業(ye) 300餘(yu) 家,年產(chan) 銷量占國內(nei) 市場的75%以上,被譽為(wei) “中國螺杆之都”。

“他是慈父,更是我們(men) 的人生導師”

銘記接力 傳(chuan) 承匠人精神服務社會(hui) 發展

得知父親(qin) 去世的噩耗時,何海潮正在美國參加展會(hui) 。悲慟的他當即趕回舟山。

歸途中,父親(qin) 的音容笑貌不斷在何海潮的腦海中縈繞。“記得小時候隻要他有空,就會(hui) 帶著我們(men) 去養(yang) 蜜蜂,到野外爬山探礦。他還帶我們(men) 一起幹農(nong) 活、組裝電子管收音機和晶體(ti) 管收音機……”

在何海潮的記憶中,父親(qin) 經常一個(ge) 人畫設計圖到深夜,而他總是等到最後陪父親(qin) 一起回家。“獎勵就是半夜能喝到熱氣騰騰的甜豆漿,有時候還能加上一根油條。那個(ge) 味道,我至今都清楚地記得。”

“他是慈父,更是我們(men) 的人生導師。”何海潮回憶道,兒(er) 時父親(qin) 總會(hui) 根據課本上的力學原理,給他們(men) 三兄弟講滑輪組、懸臂梁的力學計算以及水泥梁豎向排列等問題的原理。“這也讓我從(cong) 小就堅信,知識就是力量。”

DM_20240514091206_006.JPEG

在舟山水產(chan) 公司船舶修造廠做維修鉗工的時候,何海潮的2位師傅都聽說過何世鈞的名字以及他的柴油機技術。“這大大激發了我的工作激情。父親(qin) 生動詮釋了‘家有萬(wan) 貫,不如身懷薄技’的人生哲理,這也深刻影響了我的創業(ye) 路。”何海潮說。

1997年,何海潮接過父親(qin) 的接力棒,創建了上海金緯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如今,金緯公司已經擁有30餘(yu) 家子公司,連續13年蟬聯中國塑料擠出行業(ye) 排名首位。

“何老是一名令人敬佩的優(you) 秀企業(ye) 家。”在中國塑料機械工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粟東(dong) 平的心裏,一直牢牢記著和何世鈞相處的幾個(ge) 故事。 

2012年,粟東(dong) 平帶隊參加美國NPE展覽,何世鈞是當時同行中年齡最大的。一路上,他都在和大家分享技術研究中的心得體(ti) 會(hui) ,還聊起了退休後的養(yang) 蜂經曆以及撰寫(xie) 的論文。隊員們(men) 都打心眼裏敬重並喜歡這位樂(le) 觀的老爺子。

DM_20240514091206_007.JPEG

何世鈞赴美考察

兩(liang) 年前,粟東(dong) 平和何世鈞一起從(cong) 舟山前往金緯集團海寧工廠。3個(ge) 多小時的路程中,何世鈞向她講述了自己思考的如何用塑機批量生產(chan) 石墨烯的原理和方法。“前一天,他還認真地畫岀了構思圖,盼望著有一天能夠把願望變成現實。”

“這位中國塑料機械行業(ye) 的功勳人物,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享樂(le) ,80多歲高齡仍滿腦子裝著科研創新,實在令人動容!”粟東(dong) 平還牢記他的一項委托:將潛水艇可模擬帶魚升降時減少噪聲的原理,告知國防科研機構。

深銘肺腑,念念不忘。連日來,何海潮和親(qin) 屬收到了來自中國塑料機械工業(ye) 協會(hui)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ye) 協會(hui) 、上海市舟山商會(hui) 、金塘管委會(hui) 等行業(ye) 協會(hui) 、部門以及高校院所的吊唁函。市領導以及政府部門、相關(guan) 單位負責人、企業(ye) 家、市民等,紛紛前來吊唁。

何世鈞的離世也在金塘島內(nei) 掀起波瀾。“感恩何董,給了金塘人民一份謀生的職業(ye) 。”浙江中揚螺杆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軍(jun) 兵,表達了對何世鈞的追思。

“改革開放後,金塘人為(wei) 了擺脫貧困,辦過服裝廠、羊毛衫廠、塑料廠,華僑(qiao) 也來辦過獺兔養(yang) 殖場、襪廠、家具廠等,均由於(yu) 物流不便、成本高昂等原因,很快被外地企業(ye) 超越。隻有何老首創的螺杆料筒,在金塘生根發芽、枝繁葉茂,還帶動了第三產(chan) 業(ye) 的發展。每一個(ge) 金塘人都在何老的發明創造中獲益良多。”金塘管委會(hui) 經濟發展局相關(guan) 負責人如是說。

“曾經滄海難為(wei) 水,除卻巫山不是雲(yun) 。”5月初的一天,長子何海波和母親(qin) ,守在何世鈞的床前。病榻上的何世鈞,飽含深情地將這句詩念給親(qin) 人們(men) 聽,並向妻子表達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一輩子,一句話,情深似海,感人肺腑。我們(men) 一下子紅了眼眶。”.何海波說,父親(qin) 生前非常感謝大家的關(guan) 心和幫助,一直深情地懷念深愛的親(qin) 朋好友,追憶不忍割舍的美好往昔。

“金塘螺杆之父”何世鈞的人生雖已謝幕,但他的傳(chuan) 奇和精神永存。

文章轉載自《舟山市新聞傳(chuan) 媒中心》

閱讀:6500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星空体育app在线登录入口信息發布平台,星空体育app在线登录入口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guan) 文章

推薦產(chan) 品

最新求購

投稿報料及媒體(ti) 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