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app在线登录入口和產品

上市一年多 富士康的工業互聯網做得怎麽樣?

來源:格隆匯 2019-08-26 12:03

星空体育app在线登录入口:不管是從(cong) 新任董事長個(ge) 人履曆,還是管理層組織架構優(you) 化程度來看,都無疑是工業(ye) 富聯縱深推進工業(ye) 互聯網戰略部署、加速推動公司轉型升級、強化自身優(you) 勢的重要一環,然而結合本次半年報的關(guan) 鍵數據,不可不說,飛升“工業(ye) 互聯網”全球龍頭之路,道阻且長。

  頭頂“超級獨角獸(shou) ”,腳踏“IPO綠色通道”,工業(ye) 富聯去年6月在上交所敲鍾上市時,可謂備受矚目,以“36天過會(hui) ”和“270多億(yi) 的募資規模”而名聲大振。

  8月13日晚間,工業(ye) 富聯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這個(ge) 承載著富士康集團創始人郭台銘的工業(ye) 互聯網夢想的巨輪,近來表現如何?

  據官方信息,報告期內(nei) 公司營業(ye) 總收入為(wei) 1,705.08億(yi) 元,同比增長7.24%,而包括5G在內(nei) 的雲(yun) 網設備及工業(ye) 互聯網研發投入同比增長49.94%。在5G和工業(ye) 互聯網等技術的助力下,現階段公司正在實現工廠全要素及上下遊產(chan) 業(ye) 的互聯互通。

  騰雲(yun) 駕霧,構建工業(ye) 互聯網平台

  隨著萬(wan) 物互聯技術和製造業(ye) 的不斷融合,產(chan) 業(ye) 生態的競爭(zheng) 正從(cong) ICT領域向製造領域拓展,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正成為(wei) 全球新一輪產(chan) 業(ye) 變革的重要方向。

  繼GE推出Predix,西門子推出MindSphe之後,ABB、施耐德、SAP等國際巨頭也推出了自己的平台產(chan) 品。與(yu) 此同時,國內(nei) 一批製造企業(ye) 也不甘示弱,基於(yu) 自身優(you) 勢加快了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布局。

  “富士康不再是一家代工廠,富士康要打造工業(ye) 互聯網,富士康也走在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之列。”郭台銘在工業(ye) 富聯上市之際曾這樣表示。

  雷鋒網了解到,當前,工業(ye) 富聯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架構包括核心層(采集關(guan) 鍵有效微觀納米數據)、基礎通用雲(yun) IaaS、富士康雲(yun) PaaS和工業(ye) APP SaaS四個(ge) 層麵。其中,富士康Fii Cloud數據采集平台Core Pro組成部分包括工廠設備、機台控製/監控、工業(ye) 網關(guan) 、核心層運算等。

  “騰雲(yun) 駕霧”,工業(ye) 富聯一方麵以Fii Cloud雲(yun) 平台為(wei) 基礎,另一方麵,以霧小腦作為(wei) 支撐,為(wei) 生產(chan) 線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該係統整體(ti) 工作情況是,基於(yu) Fii Cloud雲(yun) 平台和霧小腦,集合細分領域的技術、解決(jue) 方案等,麵對作業(ye) 場景出現的共性問題,構建起Micro Cloud(專(zhuan) 業(ye) 雲(yun) )的完整生態。

  霧小腦,以等作為(wei) 基礎,通過建立模型將生產(chan) 現場工程師多年的經驗技術轉換成具有自我學習(xi) 能力的AI算法,實現智能化實時控製與(yu) 無憂生產(chan) 。通過在邊緣側(ce) 匯集計算、網絡、存儲(chu) 、應用服務和AI等能力,就近為(wei) 生產(chan) 線提供邊緣智能服務,與(yu) 雲(yun) 計算形成有效補充。

  Fii Cloud,Fii Cloud雲(yun) 平台是集設計、製造、銷售以及全產(chan) 業(ye) 鏈解決(jue) 方案於(yu) 一體(ti) 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通過設計、零組件、SMT、智能製造、智能以及出貨到終端客戶的一整套供應鏈管理係統,實現智能工廠的快速部署。

  Micro Cloud(專(zhuan) 業(ye) 雲(yun) ),涵蓋包括刀具、模具、衝(chong) 壓、工業(ye) 機器人、自動導引車、六流、成形、SMT、CNC、消防、節能及廠務監控係統等十二個(ge) 場景,通過導入傳(chuan) 感器和AI等技術,協助製造業(ye) 者將生產(chan) 、經營的環節進行串連,進而達成產(chan) 業(ye) 的轉型和升級。

  雷鋒網了解到,雖然該專(zhuan) 業(ye) 雲(yun) 的市場主要是麵向國內(nei) 中小企業(ye) ,但是目前實際落地執行上,多半仍以富士康集團內(nei) 部的事業(ye) 單位為(wei) 主,除了核心的F/G次集團外,從(cong) 事精密模具發展的C次集團與(yu) D次集團,目前也都有合作計劃正在進行。

  熄燈工廠不是無人工廠

  工業(ye) 富聯基於(yu) 工業(ye) 雲(yun) 平台Fii Cloud,通過Micro Cloud與(yu) 霧小腦等技術打造的“熄燈工廠”,目前已在深圳、成都、鄭州、太原等進行試點。以工業(ye) 富聯深圳龍華園區某項目為(wei) 例,整個(ge) 項目導入108台自動化的聯網設備。整體(ti) 項目完成後,人力方麵可以節省88%,提升效益是原來的2.5倍。

  “熄燈工廠”,顧名思義(yi) ,不需要開燈。很多人對此可能有疑惑,不開燈的情況下工廠的生產(chan) 活動要如何進行?

  據了解,熄燈工廠並不是無人工廠,是把工作放到前端去做決(jue) 策,而整個(ge) 工廠各個(ge) 生產(chan) 線的具體(ti) 操作,全程都是由AI機器人在完成。可以把工人從(cong) 流水線上解放出來,讓機器和機器之間互聯,通過信號交互和處理就能完成一係列的生產(chan) 活動。

  “工業(ye) 大數據對預測和分析結果的容錯率遠遠比互聯網大數據低得多。互聯網大數據在進行預測和決(jue) 策時,僅(jin) 僅(jin) 考慮的是兩(liang) 個(ge) 屬性之間的關(guan) 聯是否具有統計顯著性,其中的噪聲和個(ge) 體(ti) 之間的差異在樣本量足夠大時都可以被忽略,這樣給出的預測結果的準確性就會(hui) 大打折扣。但是在工業(ye) 環境中,如果僅(jin) 僅(jin) 通過統計的顯著性給出分析結果,哪怕僅(jin) 僅(jin) 一次的失誤都可能造成嚴(yan) 重的後果。”

  除了落地熄燈工廠,工業(ye) 富聯對當前最火的5G也進行了研究,雷鋒網了解到,工業(ye) 富聯已研發了5G通用模組、小基站、(客戶終端設備),其中CPE已實現量產(chan) 出貨,通用模組、小基站均已獲得核心客戶訂單。其聯合中國移動為(wei) 5G筆記本電腦提供規格最小的5G M.2通用模組,未來或用於(yu) 工業(ye) 互聯網領域。

  “5G的商用化,就像修一條信息高速公路。在修高速公路的時候,它用到的基礎的設備,如雲(yun) 網端設備要重新更新換代,全球雲(yun) 網端設備的30%我們(men) 都在做。所以在修高速公路的過程當中,我們(men) 有很大的機會(hui) ,這是第一個(ge) 。這條高速公路修好了以後,在上麵要跑什麽(me) 車?我想跑的第一輛車應該是工業(ye) 互聯網,因為(wei) 工業(ye) 的應用才是5G的最佳應用場景,工業(ye) 互聯網全新的軟硬件係統,一直到平台和平台上的內(nei) 容,我們(men) 都提供。”李軍(jun) 旗這樣描述5G給工業(ye) 富聯帶來的新機遇。

  飛升之路,道阻且長

  工業(ye) 互聯網,是一個(ge) 足夠大的市場。根據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市場規模為(wei) 25.7億(yi) 美元,2018年初步估算將達到32.7億(yi) 美元,預計2023年將增長至138.2億(yi) 美元,預期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3.4%。

  目前,眾(zhong) 多傳(chuan) 統工業(ye) 技術解決(jue) 方案企業(ye) 已發布了自己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比如航天雲(yun) 網、海爾、樹根互聯、華為(wei) 、阿裏、寶信、浪潮、紫光等;此外,也有大型製造企業(ye) 孵化獨立運營公司在專(zhuan) 注平台運營,比如富士康、徐工、TCL、中聯重科等。

  工業(ye) 互聯網雖然很熱,但是這條路卻不好走。美國工業(ye) 巨頭GE作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的“開山鼻祖”,其曾經的境況讓人至今惴惴不安。雷鋒網了解到,2018年,GE由於(yu) 業(ye) 績低迷、股價(jia) 縮水被剔出道瓊斯工業(ye) 平均星空体育xk,甚至傳(chuan) 出不得不大規模甩賣資產(chan) ,其中包括被業(ye) 界奉為(wei) 鼻祖的全球首個(g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Predix。

  最終,在外界對工業(ye) 互聯網的種種擔憂之中,GE選擇為(wei) Predix及數字資產(chan) 成立全資子公司,事情才告一段落。今天回過頭來看這件事,GE的困局似乎並非全是因為(wei) Predix引起,其他業(ye) 務板塊不景氣也使得整個(ge) 公司受到拖累。

  而富士康旗下的子公司“工業(ye) 富聯”,號稱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雲(yun) 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ye) 機器人專(zhuan) 業(ye) 設計製造服務商,打造工業(ye) 互聯網全球龍頭之路。按照其半年報所展示出來的關(guan) 鍵財務數據,在今年上半年,工業(ye) 富聯實現營業(ye) 收入1705.08億(yi) 元,同比增7.24%,這份半年報展現的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的雙增長發展,似乎不差。

  但是有行業(ye) 人士認為(wei) ,以其獨角獸(shou) 的光環,和高定價(jia) 、融資271億(yi) 並最終順利拿到 IPO批文的高光時刻來看,由於(yu) 市場對其期望值較高,目前這個(ge) 增速還不太理想。

  “其IPO上市以來二級市場股價(jia) 的頹勢表現並非不可理解,但期間公司的股價(jia) 一度跌破發行價(jia) 13.77元/股超過20%,就算是後來反彈,至今的13.49元/股,也依然處於(yu) 破發中。”

  工業(ye) 富聯自去年6月上市以來,為(wei) 了重塑最初的“工業(ye) 互聯網”夢想,以及提振公司業(ye) 績,去年下半年以來,工業(ye) 富聯的高層管理人員的職位變動耐人尋味。

  2018年9月26日,工業(ye) 富聯原董事毛渝南辭去董事職務,選舉(ju) 了李傑為(wei) 副董事長及新任董事。

  李傑原為(wei) 美國辛辛提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同時還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hui) 智能維護係統研究中心主任,美國麥肯錫公司資深顧問等職務,著有《工業(ye) 大數據》《從(cong) 大數據到智能製造》《CPS》以及《雲(yun) 上的工業(ye) 智能》等著作。

  2018年10月26日,工業(ye) 富聯再次迎來重大人事變動,李軍(jun) 旗出任新一屆董事會(hui) 董事長。

  公告稱,原董事長陳永正因工作調動申請辭去董事長、董事等職務,董事會(hui) 選舉(ju) 時任董事的李軍(jun) 旗出任新一屆董事會(hui) 董事長,增補為(wei) 戰略決(jue) 策委員會(hui) 委員。李軍(jun) 旗,出生於(yu) 1969年,畢業(ye) 於(yu) 日本東(dong) 京大學,獲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且長期擔任工業(ye) 富聯子公司基準精密(惠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是鴻海刀具業(ye) 務的負責人。

  2019年6月底,在工業(ye) 富聯上市一周年慶祝晚宴上,李軍(jun) 旗與(yu) 李傑、以及CEO鄭弘孟以“鐵三角”的形式亮相。據了解,鄭弘孟一直擔任工業(ye) 富聯董事,此前他曾是鴻海精密FG(雲(yun) 網科技服務)次集團的總經理。李軍(jun) 旗表示,“李傑負責理論研究,鄭弘孟開拓主打市場,而他本人則把理論變成實踐。”

  除此之外,工業(ye) 富聯現任的副總經理兼首席數據官,劉宗長,曾擔任北京天澤智雲(yun) 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以及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智能維護中心(I)助理研究員。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工業(ye) 大數據建模分析和信息物理係統技術(CPS),以及在工業(ye) 係統運營優(you) 化、設備健康管理、高鐵智能維護、風電智能運維和智能船舶等領域的應用。

  雷鋒網了解到,目前工業(ye) 富聯的業(ye) 務分為(wei) 三類,分別是通信網絡設備,雲(yun) 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和工業(ye) 機器人。工業(ye) 富聯正致力於(yu) 提供以工業(ye) 互聯網為(wei) 核心的產(chan) 品設計、製造與(yu) 服務技術,協助智能製造的產(chan) 業(ye) 轉型,打造“智能製造+工業(ye) 互聯網”新生態。

  不管是從(cong) 新任董事長個(ge) 人履曆,還是管理層組織架構優(you) 化程度來看,都無疑是工業(ye) 富聯縱深推進工業(ye) 互聯網戰略部署、加速推動公司轉型升級、強化自身優(you) 勢的重要一環,然而結合本次半年報的關(guan) 鍵數據,不可不說,飛升“工業(ye) 互聯網”全球龍頭之路,道阻且長。

相關(guan) 文章

推薦產(chan) 品

最新求購

投稿報料及媒體(ti) 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