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星空体育app在线登录入口 www.whszmhg.com 增值電信業(ye) 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來源:小柯化學 2024-10-23 11:43
星空体育app在线登录入口,澳大利亞(ya) 蒙納士大學、蘇州工業(ye) 園區蒙納士科學技術研究院李之考博士,聯合澳大利亞(ya) 昆士蘭(lan) 大學、澳大利亞(ya) 技術科學與(yu) 工程院院士張西旺教授,成功開發了一種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輔助的疏鬆納濾膜工藝,實現了對鹽湖鋰資源的高效提取,並同時實現了鹽湖鎂資源的增值利用。2024年10月22日,這一突破性成果以“Sustainable lithium extraction and magnesium hydroxide co-production from salt-lake brines”為(wei) 題,發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文章的第一作者為(wei) 博士生雍明,博士生湯蒙為(wei) 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鋰資源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預計到2050年,全球對鋰的需求將增加18至20倍。如何高效且可持續地開發鋰資源,成為(wei) 當前亟待解決(jue) 的戰略問題。目前,鋰資源主要來源於(yu) 硬岩礦和鹽湖鹵水。雖然硬岩礦提取速度較快且鋰濃度高,但化學品消耗量大且對環境影響顯著。相比之下,鹽湖鹵水占全球鋰資源62.6%,因其資源豐(feng) 富、開采成本低,備受關(guan) 注。然而,傳(chuan) 統的鹵水提鋰工藝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蒸發-沉澱周期長達兩(liang) 年,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其次,鹵水中鎂鋰比例較高,增加了後續提純的難度並產(chan) 生大量固體(ti) 廢棄物;此外,生產(chan) 一噸碳酸鋰需耗廢接近500立方米淡水,進一步加劇了鹽湖地區的水資源壓力。這些問題嚴(yan) 重限製了鹽湖鋰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為(wei) 了應對這些挑戰,直接鹽湖提鋰(DLE)技術應運而生。吸附法、電化學法和膜分離法等新興(xing) 分離技術通過利用鋰、鎂離子的物理化學性質差異實現選擇性分離,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然而,由於(yu) 鋰、鎂離子物化性質相近,這些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仍麵臨(lin) 分離效率低、材料合成複雜、運行不穩定等挑戰。同時,現有DLE技術難以有效處理高鹽度和成分複雜的鹽湖鹵水。
技術創新
為(wei) 應對上述挑戰,研究團隊開發了EDTA輔助的疏鬆納濾(EALNF)工藝,通過EDTA與(yu) 鎂離子的選擇性螯合作用,顯著放大了鋰、鎂離子在電性和尺寸上的差異,實現了鋰資源的高效提取以及鎂資源的有效增值利用。在處理高鹽度、多組分的鹵水(127.06 g/L,含有Li+、Na+、K+、Mg2+、Ca2+)時,該工藝實現了接近100%的鎂截留率,鋰離子通量達到4.34 mol·m-2·h-1,鋰鎂分離係數高達約679,相較於(yu) 現有納濾技術提高了一個(ge) 至兩(liang) 個(ge) 數量級。通過兩(liang) 級過濾,鋰離子全流程回收率高達90%,遠超傳(chuan) 統的蒸發-沉澱法(30-50%),並成功生產(chan) 出電池級碳酸鋰產(chan) 品。此外,EDTA可實現接近100%的循環利用,且將鹽湖中的鎂資源轉化為(wei) 高附加值的納米級氫氧化鎂產(chan) 品。碳酸鋰作為(wei) 鋰電池和其他儲(chu) 能設備的關(guan) 鍵原料,納米級氫氧化鎂因其優(you) 異的粒度和形貌調控能力,在橡膠阻燃、生物醫藥、碳捕集、汙水處理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相比傳(chuan) 統蒸發-沉澱工藝,該工藝省去了耗時的鹽田晾曬步驟,將生產(chan) 周期從(cong) 1-2年大幅縮短至1-2個(ge) 月。這不僅(jin) 大幅提升了生產(chan) 效率,而且能更有效響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EALNF工藝在經濟性與(yu) 環境友好性方麵表現突出。例如,該工藝可在不稀釋或僅(jin) 少量稀釋鹵水的條件下運行,顯著減少了淡水消耗,且每生產(chan) 一噸碳酸鋰能夠產(chan) 生251.9立方米的淡水,這對水資源緊缺的鹽湖地區尤為(wei) 重要。
本文亮點
圖1:鋰提取工藝對比圖:蒸發-沉澱法與(yu) EDTA輔助疏鬆納濾(EALNF)法
EALNF工藝展現出高效穩定的分離性能。該工藝通過EDTA與(yu) 鎂離子的選擇性螯合,顯著放大了鋰、鎂離子之間的物理化學性質差異,從(cong) 而顯著提高了分離效率。如圖1所示,EALNF工藝不僅(jin) 有望取代傳(chuan) 統的鹽田晾曬步驟,還可替代吸附法和傳(chuan) 統納濾工藝。
圖2:鹽湖鹵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及經濟性分析
EALNF工藝可有效轉化鹽湖鎂資源。為(wei) 提高工藝的經濟性並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影響,研究團隊實現了接近100%的EDTA4-回收。同時生成的納米級氫氧化鎂呈現出多種有序的納米結構,包括納米花形狀(尺寸約為(wei) 250 nm)、六邊形納米片(尺寸約為(wei) 200 nm)以及規整的納米小球(尺寸約為(wei) 100 nm),其在阻燃劑或催化劑領域具有廣泛應用潛力。
EALNF工藝具有經濟與(yu) 環境優(you) 勢。傳(chuan) 統工藝每生產(chan) 一噸碳酸鋰,會(hui) 產(chan) 生119噸固體(ti) 廢物,給鹽湖地區帶來嚴(yan) 重的生態壓力。相比之下,新工藝不僅(jin) 提高了鋰的回收率(可達90%,傳(chuan) 統方法僅(jin) 為(wei) 30-50%),還將Mg2+廢棄物轉化為(wei) 高附加值產(chan) 品,極大提升了鹽湖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在淡水資源方麵,新工藝可大幅降低淡水消耗,同時每生產(chan) 一噸碳酸鋰還能額外產(chan) 出251.9立方米的淡水,這對淡水資源緊張的鹽湖地區尤為(wei) 關(guan) 鍵。在經濟性方麵,研究團隊通過物料流分析評估了新工藝的可行性。以龍木措湖鹵水為(wei) 例,新工藝不僅(jin) 能生產(chan) 電池級碳酸鋰,還能同時生產(chan) 納米結構的Mg(OH)2,其總利潤是傳(chuan) 統工藝的3-4倍。與(yu) 其他鹽湖提鋰技術相比,該工藝具有較高的工業(ye) 成熟度,流程簡便等優(you) 勢,具有廣闊的工業(ye) 應用前景。
隨著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鋰資源戰略地位日益凸顯。然而傳(chuan) 統鹵水提鋰工藝存在諸多問題,其中蒸發-沉澱周期長達兩(liang) 年,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而研究團隊開發了EDTA輔助的疏鬆納(EALNF)工藝,通過EDTA與(yu) 鎂離子的選擇性螯合作用,顯著放大了鋰、鎂離子在電性和尺寸上的差異,實現了鋰資源的高效提取以及鎂資源的有效增值利用。
通過兩(liang) 級過濾,鋰離子全流程回收率高達90%,遠超傳(chuan) 統的蒸發-沉澱法(30-50%)。相比傳(chuan) 統蒸發-沉澱工藝,該工藝省去了耗時的鹽田晾曬步驟,將生產(chan) 周期從(cong) 1-2年大幅縮短至1-2個(ge) 月。
相關(guan) 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4-01435-2
推薦產(chan) 品
最新求購
投稿報料及媒體(ti) 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